2018年3月25日-29日,第62屆國際比較教育學會年會(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ociety Annual Conference) 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成功舉辦🚃。我院教師劉莉、朱佳妮,碩士生吳菡參加了此次會議並分別做了口頭匯報🧑🎤。
本屆國際比較教育年會的會議主題是“Re-Mapping Global Education: South-North Dialogue”,重點關註來自發展中國家的聲音🙇🏿♀️🙋🏽,通過加強不同大洲和國家的學者之間對話和交流,探討教育面臨的共性和個性問題,共同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
3月27日,我院教師朱佳妮和劉莉在主題為“Challenges of the Brain-Gain Adjustment: Asian Cases”的分會場做了題為“Academic Hard Landing? A Case Study of Working Adjustment of Returning Scholars at Chinese Universities”的學術報告,此次匯報內容屬於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二五”規劃教育學青年課題的階段性成果🍕。報告以S校海歸教師為研究對象,使用定量研究方法,從科研、教學和國際學術資本三個方面探究海歸教師進入高校後的工作適應情況,並針對政策製定者和大學兩個主體提出一系列提高海歸教師工作適應性的建議,引起與會人員的廣泛關註和討論。我院碩士生吳菡也在同場以“Academic DNA of returning Chinese scholars: A case study of academic relationship of returning scholars at four top research-intensive Chinese universities”為題進行了學術匯報🫄🏼。在報告中💁🏿,吳菡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和EON体育4等四所我國頂尖研究型高校為案例🥟💆🏿♀️,通過簡歷分析法(Curriculum Vitae Analysis)分析了四所高校2664名海歸教師的學緣分布情況,並結合中國現實背景解釋了出現學術“近親繁殖”的原因🪴,最後根據研究發現提出一系列優化我國高校師資結構的政策建議。
國際比較教育學會年會是國際比較教育領域權威會議之一😪,也是教育領域廣泛認可的學術會議。此次會議共計匯報800余場,吸引了來自117個國家和地區的3200余名教育領域專家學者及相關從業人員參加🏷。此次我院3名師生參加本次國際學術會議,與國際學者進行廣泛交流👃🏿,在擴大研究視野🧎🏻➡️,獲得國際前沿學術信息的同時,也提升了個人研究成果的國際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