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助理教授陳潔修受《復旦教育論壇》邀請,與廣州大學EON4平台教授謝愛磊共同作為嘉賓在其前沿先鋒系列講座第六期中分享社會學理論與教育實證研究方面的經驗與思考。
陳潔修以“‘西方’理論應用的情境化與在地化探索:以教育流動實證研究為例”為題進行了分享。首先從方法論角度探討了在實證研究中受訪者的敘事,訪談的建構與研究者的立場性如何體現“情境”對於數據收集和分析工作的影響。其次🫦,通過引用實證研究中的具體案例🧔🏽♂️,探討了其對於應用“西方”理論分析中國教育現象過程中的“意外”與風險,分享在理論建構和分析結果呈現過程中如何平衡“讓數據說話”和“與文獻對話”這兩方面的內容👩🏿🍳,同時也分享了對於當前理論應用與建構過程中的西方中心主義和如何踐行去殖民化的思考💓。
另一位分享嘉賓謝愛磊提煉總結了教育學研究發展或生成理論的一般步驟以及數據和理論的橋梁的搭建過程🦐,為教育實證研究者提供了理論與實操相結合的研究指南。與談人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所長陸一進行了點評🧑🏿🎨,並且進一步對於如何植根中國傳統文化進行理論建構提出了的思考,也鼓勵青年研究者在做好研究的基礎上,考慮更廣泛的社會責任與社會影響👩🏻🦱。此外🧚🏿♂️,主持人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青年副研究員馬瑩提到🏊🏿,目前許多學術研究者受訓於西方教育體系🦠,學術思維方式的慣性是難以被察覺的🏊,並且在此基礎上對於反思西方中心主義展開了進一步的討論⚫️。